中新網杭州6月27日電 題:《喚醒沉睡的南宋》出版 古都杭州考古三大謎團揭曉
作者 王題題
“戰國水晶杯是‘穿越之物’嗎?”“南宋修內司官窯是否存在?”“千年御道有多寬?”……近日,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主任杜正賢的新著《喚醒沉睡的南宋》正式出版。該書是其考古自述史,以親歷者的第一人稱視角系統梳理考古現場的大量細節,再現細致入微的考古過程,揭開歷史謎團。同時,打破考古枯燥、冷門的刻板印象,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串聯起考古過程的始終,引起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考古的好奇與興趣。
在考古第一線工作20多年,杜正賢共參與60多次考古發掘,發掘出幾千件文物,主持的考古發掘項目曾5次問鼎考古學界最高榮譽——“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”,被譽為“考古界的奇才”。
謎團之一:戰國水晶杯是“穿越之物”嗎?
1990年,杭州考古人員從半山地區的一塊被看作“廢地”的磚瓦廠中,挖掘出目前杭州最大的戰國墓葬。水晶杯作為其中的瑰寶,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,禁止出國(境)展覽。
杜正賢回憶,這個水晶杯造型很像今天的啤酒杯,考古隊員當時心里一涼,以為是盜墓賊留下的。
很快,他就否定了這一猜測。因為這里長期有磚瓦廠的拖拉機來回取土,墓葬表面的泥土被碾壓得非常堅硬,在挖掘過程中也沒有發現盜墓的痕跡,應該沒有遭遇過現代人的盜掘。
隨后,這個“寶貝”被運送到北京鑒定,最終確定這只杯子是戰國年間的水晶杯,驚艷了世人。
談及水晶杯的主人,杜正賢表示,當時這座墓室內沒有發現棺槨,出土的陪葬精品器物共34件,除戰國水晶杯外,還有玉虎、原始瓷編鐘等文物。學界現在更傾向于認為,墓主人應是公元前306年楚滅越后,楚國派到杭州地區的最高長官。
謎團之二:南宋修內司官窯是否存在?
據記載,南宋建都臨安(今杭州)時,建立修內司、郊壇下窯,生產宮廷專用御品,故稱“南宋官窯”。與較早被發現的郊壇下官窯不同,修內司官窯遲遲未被發現,成為中國陶瓷史研究中的一樁懸案。
1996年,杜正賢得知杭州鳳凰山與九華山間發現古瓷片,隨即率隊發掘,發現龍窯、素燒窯等遺跡,出土了大量窯具。杜正賢根據文獻記載,結合發掘情況,提出老虎洞窯址是南宋修內司官窯遺址的觀點,得到業界普遍認同。
基于官窯對殘次品嚴格管理,他深挖發現了南宋層瓷片堆積坑,出土大量可拼對成型的瓷片,特別是出土的修內司官窯瓷片。
杜正賢表示,此次考古不僅揭示了窯址全貌,也解決了歷史上修內司官窯存在與否的爭議,更推動了南宋官窯相關研究。
謎團之三:千年御道有多寬?
2003年,為配合杭州市萬松嶺隧道東接線(嚴官巷段)的道路建設,位于中山南路西側的嚴官巷被搶救性考古發掘,發現了南宋時期的御街、御街橋堍和橋墩基礎等重要遺跡。
由此基礎上建設的南宋遺址陳列館,如今可以真切看到南宋臨安城里最繁華的御街格局。在陳列館內,視線穿過近現代、明清、元代土層,直抵兩米多深的南宋考古挖掘現場:橋堍橋墩、石砌水閘、房屋基址、道路水井……一目了然。
御街乃南宋皇帝朝拜之路,由香糕磚鋪設,錯縫側砌、做工考究,分為主道和輔道,主道是皇帝專用,輔道則屬大臣侍衛,中間以青石磚分割。
杜正賢表示,此次發掘明確了御街寬約20米,完整展現了其全貌,為南宋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。(完)